當下AI玩具、AI穿戴(眼鏡、耳機等)等AI硬件產品可謂風起云涌,但AI智能鼠標在智能硬件品類已經是“老玩家”了,從語音交互到植入大模型,現(xiàn)在已經到了“卷”價格的白熱化階段。
在京東商城搜索AI鼠標,科大訊飛、咪鼠等品牌鼠標加上店鋪滿減金價格基本在三四百左右,而新科更是將價格壓到了兩位數(shù)。
AI 鼠標,作為傳統(tǒng)鼠標的 “智慧進化版”,融合了人工智能技術新增了一系列智能功能,如語音識別、智能翻譯、圖像識別、手勢控制等,提供更加自然流暢、高效便捷的交互功能。
在當今數(shù)字化時代,人們對辦公和生活的便捷性、智能化的追求日益強烈。鼠標跟辦公工具和電腦緊密連接,成為智能化的一個切入點,因此受到了廣大職場人士的青睞。據(jù)市場調研機構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3年約有70%的消費者表示愿意購買具有AI功能的鼠標,這一比例較2022年的60%有了顯著提升。在電商平臺上,2023年的“618”購物節(jié)期間,AI鼠標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50%,其中年輕消費者的購買量占比達到了70%。
這種旺盛的市場需求促使各大品牌紛紛加大在AI鼠標領域的投入,通過不斷優(yōu)化產品功能和降低價格來爭奪市場份額。品牌們深知,只有滿足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追求,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期走下去。
因此,我們看到在市場上,不僅有高端品牌通過技術創(chuàng)新和品牌溢價來吸引追求品質和性能的用戶,也有眾多中低端品牌憑借價格優(yōu)勢和基本功能的滿足,贏得了預算有限但又渴望體驗AI技術的消費者的喜愛。像新科等品牌以低價策略迅速在中低端市場打開了局面,其產品在一些電商平臺的銷量持續(xù)攀升,月銷量甚至突破了數(shù)萬件。而科大訊飛、咪鼠科技等品牌則在保持技術領先的同時,通過推出不同價位段的產品,覆蓋了更廣泛的消費群體,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。
圖源:咪鼠官網
2016年8月,咪鼠科技推出了第一款智能語音鼠標M1,讓鼠標“能聽話、會打字”,每分鐘可實現(xiàn)語音輸入400字,識別率達98%,推開了鼠標智能化的大門。隨后2017年谷歌提出了基于自注意力機制的Transformer架構,奠定了后續(xù)GPT系列大模型的算法架構基礎,這也為后來AI智能鼠標的發(fā)展提供了技術支撐。
接著到2022年底,ChatGPT掀起的大模型浪潮也快速席卷到了智能鼠標領域。2023年5月,咪鼠科技基于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臺,發(fā)布了全球首個AI大模型鼠標MiMouse M4 Al,具備AI創(chuàng)作、語音打字、語音翻譯、OCR截圖、上網導航五大功能。隨后各大企業(yè)迅速嗅到商機,秋葉集團、科大訊飛、雷柏科技、羅技等紛紛推出具備內置大模型的鼠標。
最初AI鼠標是基于單一模型去做智能應用,比如科大訊飛采用的自家星火認知大模型,而隨著用戶使用場景和領域的覆蓋面廣,現(xiàn)在市場上的AI鼠標基本都是內置多個大模型,在不同的場景去調用專業(yè)的大模型工具,以實現(xiàn)更強大、更精準、更貼合用戶需求的功能。
圖源:科大訊飛官網
2023年中國AI鼠標市場的總銷售額達到了120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了25%。出貨量方面,2023年中國AI鼠標市場的出貨量達到了800萬臺,相比2022年的640萬臺增長了25%。市場銷售額的增長率同樣達到了25%,顯示出市場需求的強勁增長。
目前,AI鼠標市場競爭激烈,眾多國內外品牌紛紛布局,形成了多元化的競爭格局。頭部企業(yè)憑借其品牌知名度、技術實力和廣泛的市場渠道,占據(jù)了較大的市場份額。然而,隨著市場的不斷發(fā)展,一些新興品牌也在逐漸崛起,它們通過差異化的產品定位和營銷策略,試圖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。例如,部分新興品牌專注于特定細分市場,如游戲玩家或創(chuàng)意工作者,推出具有針對性功能的AI鼠標,以滿足這些用戶群體的個性化需求。
當技術創(chuàng)新和交互功能在各家產品的水平都相差不大的時候,就會開始“卷”價格來打持久戰(zhàn),據(jù)市場調研數(shù)據(jù)顯示目前AI鼠標的平均價格已經下探到400元左右,市場競爭態(tài)勢明顯。
從市場發(fā)展趨勢來看,AI 鼠標的出貨量有望繼續(xù)保持增長態(tài)勢。隨著消費者對智能辦公和生活體驗的追求不斷升溫,以及市場競爭的推動,AI 鼠標的價格將更加親民,性價比進一步提高,這將促進其在更廣泛的消費群體中普及。
(來源AING硬跡)